微乐经验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选经验 > 正文

精选经验

天下3少年意气,少年义气经典的诗

admin2023-12-15精选经验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天下3少年意气,以及少年义气经典的诗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译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曹植是这一时期众多个性突出的文人中最耀眼的那个,笔者认为,曹植身上有一种少年感。这种气质加上过人的才华,使得曹植在那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脱颖而出。

天下3少年意气,少年义气经典的诗

“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占八斗,我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这是谢灵运打着曹植的幌子夸自个儿呢。不过,曹植确实很有才华,据《三国志·陈思王传》记载:“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即便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大概是有夸张的成分,但也足以证明曹植文思敏捷、写文作诗速度很快,至少他不需要冥思苦想、费尽心思地“推敲”。

聪明的孩子总会受到很多关注,曹操很喜欢曹植,以至于曾经几度想立他为太子,曹植一度是“天之骄子”。但曹植的文人气实在是很重,他太直率了,丝毫不把规矩放在眼里,饮起酒来更是任意妄为,从司马门疾驰而去的车马声让曹操彻底失望。

讲道理,笔者认为曹操从管理者角度把曹植放在太子考虑之外其实是很合情合理的。要想成为天下的王,仅仅拥有聪明还远远不够。试想,天下之大,没有一定的规矩约束岂不乱套?一个自己都约束不了的人何以治理天下?可惜曹植可能至死都没明白这一点,因为他的少年感贯穿了他的一生,他是一直都很天真的,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窥探一二。

按照通行的观点,曹植的文学创作以曹操去世(建安二十五年)为节点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曹植,正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汉末魏初政治动乱,各方割据势力求贤若渴,作为曹氏政治集团的中心人物,曹植自有一股广交权贵的气度。“尔乃王孙公子,游侠翱翔,将承芬以接意,会陵云之朱堂。献酬交错,宴笑无方。”《酒赋》中如是说。这样的贵公子,他对曹魏集团平定天下、建立清明的政权充满了信心。

更能代表他前期创作特色的是《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从这首诗里走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他武艺高强、机智勇敢、视死如归。这是曹植的梦,他也想配白马良弓去实现自己。“生乎乱,长乎军”的少年经历让曹植对未来踌躇满志。那时的曹植,少年感十足,让人羡慕。

可是,“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这样的性格做个才华横溢的文人自然是招人喜欢的,但是出身于曹魏集团,这样的性格注定是他的软肋。夜闯司马门让曹植失去曹操的信任,然而更大的挫折是在曹丕登上王位以后。因为曹操曾经有曹植为太子的想法,曹丕一直不能释怀,以至于后来多方面针对曹植。

因此曹植后期的作品中充满了一种备受压抑的郁愤。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是《曾白马王彪》,当时曹植的好友丁仪、丁廙兄弟已被杀,诸侯到京城“会节气”时曹彰莫名暴死,而回藩途中二王(即曹植、曹彪)不能同行。此情此景,曹植把内心的隐忧诉诸于诗中。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这样的恐怖环境是曹植当时内心忧虑的写照;“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这是曹植对曹彰的哀悼与怀念;“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这是对曹彪的担忧,风云突变,也许这次分开就是永别。

即便是这样,曹植依然能想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人生苦短,他居然还没来得及建功立业!有人说一个人变老的标志是不愿意接触新事物,对自己也没有新的要求。而曹植,即便生存环境已经很艰难,他依然没有让自己“堕落”、浑浑噩噩而活的想法,这就是他身上的“少年感”。

黄初太和时期,曹植六迁封地,屡次求试用军被驳回,闲置的曹植是不甘心什么都做不了的。这样的心情在《杂诗·飞观百余尺》中体现得很充分:“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即便这种出征的机会已经很渺茫了,曹植的烈士壮心依旧不改。

当然,这样的“少年意气”他也会委婉表达。从屈原开始,中国古代的诗人总会用“香草美人”寄托自己的失意,曹植也写了很多这种类型的诗。如《杂诗·南国有佳人》写美人对迟暮的忧惧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心情;再如《美女篇》,用美女盛年寂寥比喻自己的怀才莫展。愤懑不乐、自我勉励、执着等候征用是曹植最后的倔强。

“临淄侯天性仁孝,发于自然”丁廙很懂他,可惜曹丕不懂,给曹植后半生一个金色的牢笼。

现实的困窘让理想一次又一次破灭,无论怎样曹丕都不能减少对他的猜忌。可是啊,少年感十足的曹植是不会老去的,他只会走向死亡。曹植一生不过活了四十岁左右,终究还是很年轻的。他以死亡定格了自己的少年感。

“挥斥方遒”的意思是: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选段: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记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少小边州惯放狂,年纪蹉跎四十强。义士要教天下见,气势不死如腾屳。经红流烟湿艳姿,典郡无能我自知。

少年十五二十时,年光独报海榴知。义帝南迁路入郴,气吞同列削寒温。经济实藉英雄姿,典琴赊酒吟过寺。

少年但饮莫相问,年年今日谁相问。义不义兮仁不仁,气力登山较几分。经传金字坐云松,典琴赊酒吟过寺。

文章分享结束,天下3少年意气和少年义气经典的诗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